亿纬锂能、蜂巢能源、川能动力联手布局锂盐项目
2022-06-15 11:38:47
wendke
80
当前市场,一线动力电池企业把控着话语权,且依靠其经济实力掌握着大部分资源。二线动力电池企业的生存环境受到挤压,市场竞争压力也随着新入局企业的加入而不断加大。为了寻求“出路”,二线电池企业近几年也活跃起来,在产能、研发和资源把控方面作出了不少的动作。前几年,只有少数头部企业大胆布局,耗资百亿建设项目。但近两年随着新能源市场发展进入“快车道”,企业收益逐步向好,频频有企业宣布扩建产能。这样一来,上游材料领域的发展也随之而起,需求量猛增的情况下,材料产能却无法跟上。如此,出现了上游材料价格猛涨的情况。动力电池企业为了保障材料的稳定供应,开始加入材料生产研发队伍中,保障供应的同时还能降低成本。近日,亿纬锂能携手蜂巢能源、川能动力,再次出手布局上游锂电材料。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合作也是亿纬和蜂巢两大电池企业的首次联手。
6月13日,亿纬锂能与蜂巢能源、川能动力计划在四川省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业园区共同投资建设合资公司,三方拟共同建设年产3万吨锂盐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依据协议,新设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7.5亿元,其中亿纬锂能和蜂巢能源均出资1.84亿元,持股比例均为24.5%,川能动力出资38.3亿元,持股比例51%。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亿纬锂能以实缴出资比例对合资公司生产的产品总量享有优先采购权,且采购价格不高于合资公司同期对外销售给其他任何第三方的价格。这样一来,亿纬锂能就名正言顺享有以低价且优先采购的权利,稳稳地再次将上游原材料产能把控在手中。虽然是二线动力电池企业,但最近几年来亿纬锂能在锂资源方面的布局并不少。包括收购金昆仑28.125%的股权并与其合资建设年产3万吨的锂盐项目;与蓝晓科技签署15年战略合作协议,并共同建设1万吨氢氧化锂项目;收购兴华锂盐49%的股份布局大柴旦盐湖卤水资源;收购大华化工5%的股权加码盐湖提锂项目。再加上本次3万吨/年的产能建设完成,亿纬锂能的材料供应将再添一层保障。上述提到的几个项目均在国内,而众所周知的是,当前我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极高,依赖于海外进口的锂矿比例高达70%,国内动力电池厂商在锂资源布局上更加青睐海外的锂资源。其中不乏有宁德时代和赣锋锂业抢夺千禧锂业、天齐锂业奎纳纳氢氧化锂加工厂等等。虽然目前海外锂矿资源品质好且存量大,但仍有不少问题夹在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和海外锂矿资源之间。首先,海外劳动力成本较高、基础设施不完善,再加上运输距离和运输难度较大。这样一来,企业的开采成本和运输成本压力增大,对企业的经营造成问题。其次,现如今国际局势复杂,部分国家加紧对资源把控,并且牵扯到关税等问题,锂资源产品供应无法得到稳定保障,若某些政策发布,完全以来进口的厂商将面临“口粮”短缺的致命问题,且一旦颁布即生效的法规并不会给企业留出缓冲期。考虑到这些,去年以来已有许多电池厂商斥巨资加码国内锂矿、锂盐湖、锂云母等资源,保障材料稳定供应。今年5月,国轩高科就以4.6亿元的价格拿下江西宜丰县割石里矿区水南矿段瓷土(含锂)矿普查探矿权,该矿有伴生氧化锂资源量18.175吨。本次亿纬锂能和蜂巢能源之所以携手川能动力布局锂盐项目,就是因为川能动力手握金川县李家沟的采矿权。据悉,李家沟锂辉石矿即将具备105万吨/年的产能。
而不仅仅在锂盐方面,亿纬锂能在中上游的产业布局还在不断完善,在二线动力电池厂商中走在前端位置。去年曾18亿认购华友钴业定增股票,锁定钴资源供应;不仅与华友钴业在印尼共建12万吨镍金属和1.5万吨钴金属产能项目以保障镍供应安全,还与格林美合作布局镍回收。中游材料方面,已与贝特瑞合资建设5万吨/年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与德方纳米合资建设10万吨/年LFP项目;与中科电气共建10万吨/年负极材料项目;和恩捷股份共同建设16亿㎡湿法隔膜基地;签约新宙邦建设2万/年吨电解液产品;与铜陵华创合资建设10万吨/年锂电铜箔基地。从正极材料方面看,亿纬锂能已经全面布局了磷酸铁锂和三元正极材料。这也是因为与其他动力电池企业选择一到两条电池技术路线不同的是,亿纬锂能的电池产品技术路线包含方形磷酸铁锂电池、方形三元电池、大型软包三元电池、乘用车用大圆柱电池等。这样一位“全能型”选手,也促使了公司产品销售利润多点开花。依据其披露的年度财报,2021年,亿纬锂能实现营收169亿元,同比增长107.06%。其中,消费电池业务实现营收68.8亿元,同比增长67.79%,主要得益于三元圆柱电池产能提升;动力电池业务实现营收超100亿元,同比增长146.25%,主要因为乘用车领域的软包三元电池产能持续释放,出货量可观。此外,2021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06亿元,同比增长75.89%;扣除非经常性净利润25.47亿元,同比增长66.96%。这样的业绩在二线厂商中已十分可观。此外,据起点研究(SPIR)数据显示,2021年亿纬锂能挤进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企业TOP10,居于第9位,市占率达2.41%,装机量同比增长188.46%。有业绩和装机量成绩撑腰,亿纬锂能在扩产方面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从电池产能来看,亿纬锂能已规划超过200GWh,扩产项目主要落地在湖北荆门、广东惠州、四川成都以及新增的云南玉溪基地。包含了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市场正大火的46系列大圆柱电池。但众所周知的是,动力电池产线建造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企业来说,公司自有资金根本无法满足巨额的前期投入,因此只有不断地定增才能满足公司的长久经营和扩产野心。6月8日,亿纬锂能披露定增预案。拟募资90亿元,用于“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HBF16GWh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其中,乘用车锂电池项目计划总投资43.7亿元,在湖北荆门基地建设46系列动力储能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建设周期3年。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20GWh46系列动力储能锂电池产能。而另一个项目主要建设方形磷酸铁锂电池产线,达产后新增16GWh方形磷酸铁锂电池产能。有了投资者认购,亿纬锂能的项目开工提上日程,产能扩建速度也不断加快。根据此前亿纬锂能公布的产能规划日期,预计未来三年内亿纬锂能的电池产能将快速增长。在当前的锂电产业链内,动力电池企业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稍有落后,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材料供应困难,影响的是产能释放、出货量以及下游订单交付问题。因此一体化布局,向中上游延伸,是动力电池企业“保命”的重要手段,也逐渐成为普遍现象。